Language

中研院團隊成功研發「零流感」,治療人禽流感都有效

Survival rate of mice inoculated with 10 MLD50 of A/WSN/33 (H1N1) influenza virus and treated at a drug dosage of 1 mg/kg/day
Survival rate of mice inoculated with 10 MLD50 of A/WSN/33 (H1N1) influenza virus and treated at a drug dosage of 1 mg/kg/day

2003年所發生的SARS疫情震撼全球,新型感染性病毒不但能短期內無遠弗屆,也能讓醫療體系束手無策。從那時起,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就有一組研究人員,專注在尋找疫苗或小分子藥物以預防及治療新型的感染性病毒。該研究團隊最近公佈其具突破性的抗禽流感與人類流感的新藥,命名為「零流感」。

有關禽流感的報導近幾年來未曾間斷,受感染的多為禽類及由禽類傳給長期與之接觸的人類。這個致命的病毒讓全球衛生單位警戒,一致擔心其變種終將成為適於人與人之間傳遞的病毒。

目前已知的可預防或治療流感的藥物有四種;其中,「金剛胺」(Amantadine) 及「金剛乙胺」(Rimantadine) 屬預防與治療A型流感的M2離子通道阻斷劑,但都會有嚴重的副作用和抗藥性的問題;「克流感」(Tamiflu)及「瑞樂沙」(Relenza) 則可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經醯胺酶(neuraminidase),也是目前大眾較熟悉的藥物。 「瑞樂沙」為吸入式的鼻腔噴劑,「克流感」則為常用的口服型感冒藥。但是近來相繼有醫療報導指出禽流感病毒對「克流感」產生抗藥性的案例,也陸續發現有孩童產生夢遊等嚴重的副作用。因此,治療流感新藥的研發刻不容緩。

「零流感」是由方俊民教授和翁啟惠院長所領軍的研究團隊研發成功口服劑,同屬流感病毒的神經醯胺酶抑制劑。實驗顯示相較於克流感,該藥物有超越性的治療效果。針對酵素的實驗,該藥物在抑制流感酵素活性上比「克流感」強19倍;在細胞實驗則好上7倍。「零流感」 實為一種環己烯磷酸化合物,它的結構類似「克流感」, 也就是將「克流感」化學結構內的羧酸基團(carboxyl) 以磷酸基團 phosphonate 取代。 由於「零流感」 與 禽流感病毒的神經醯胺酶內的三個精胺酸(arginine)產生多重的氫鍵吸引力,使流感病毒酵素的活性降低,從而抑制住病毒感染。

此外,另人振奮的另一發現是,將實驗用的小白鼠注射足以致死劑量的流感病毒,然後再服用「零流感」或其二乙酯衍生物後,這些小白鼠都康復了!這個現象之所以讓化學家們訝異,是因為一般認為磷酸類化合物的極性高而無法穿透細胞膜,所以未曾用來作口服的藥物。

實驗數據證明「零流感」 在人類流感H1N1的治癒率及平均壽命延長率都遠超出「克流感」。而針對重組 H5N1病毒感染的禽流感,亦有相當的效果。在一批注射A型流感病毒H1N1 的小白鼠,於毫無治療之下,5天後全數死亡;若服用「克流感」,則7天後仍有四成的小白鼠還活著,但在14天後仍然不治。然而,服用相同劑量「零流感」的小白鼠,在14天後仍有五成的存活率。

這個研究團隊除由中研院翁啟惠院長領導,繼開發出多個抗SARS藥物後,又研發出抗流感的「零流感」。此「零流感」的研究,主要由基因體中心所合聘的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方俊民博士所策劃,經博士後研究員謝俊結設計,利用便宜的木醣為基底,快速的合成出「零流感」。該研發成果於本期美國化學學會的期刊JACS (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)發表,並已先於該刊物的網站揭露。

演講及活動

目前暫無活動

最新消息

  • 基因體研究中心二十週年活動 +

    Read More
  • 精準化學修飾新篇章 從天然物啟發到高效罕病藥物開發 +

    Read More
  • 硫酸雙醣分子可修復蛋白質增益毒性 漸凍人治療新思路 +

    Read More
  • 揭開致癌KRAS基因驅動胰臟癌前病變的神秘面紗 +

    Read More
  • 寡醣作用機制現形,癌症疫苗設計新契機 +

    Read More
  • 1
  • 2
  •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