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領域協同研發的氛圍,向來是基因體研究中心的優勢之一。當化學、生物學、和工程領域的專家們互相請益、共同追求答案,成為一個常態時,這其中所衝撞出的能量,可以不斷的創造、再創造出全新的科學境界,開發出解決棘手的人類疾病的新契機。
雖說從基因體中心創辦以來,一對一或是一對多的各項跨領域合作研究工作從未停止,研究同仁們逐漸感受到,在科學無國界的理念下,倘若能有超越單一研究題目、跨越國界、相等研發能量的長期合作夥伴,應該可以把視野及火花擴散到更高的一個境界。
因此,在洪上程主任的領軍之下,十四位研究員在今年十月初,前往日本大阪大學科學研究所做為期兩日的訪問,踏出尋找跨國長期合作夥伴的第一步。在兩天的首次雙邊小型研討會中,基因體中心各個研究專題中心推出代表,針對目前的研究內容加以介紹。
日本大阪大學方面,此次會議的籌組人物有化學研究所的 深瀬浩一(Koichi Fukase)教授以及生物科學研究所的梶原康宏(Yasuhiro Kajihara)教授。在基因體研究中心方面,這個活動是由負責學術活動的張典顯副主任所主導。根據張老師會後表示,「經過雙方的溝通,發現有許多研究主題是雙方都有興趣的,尤其在醣科學、醣化學、以及免疫學方面。」。
由左至右,上至下: Yasuhiro Kajihara: Chemical synthesis of homogeneous glycoproteins, Koichi Fukase :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immune-modulating glycoconjugates , Hiroshi Tsunemi : Dean of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, Osaka University, Taroh Kinoshita: Biosynthesis and deficiency of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, Michio Murata: Water-mediated promiscuous recognition of lipidic ligands by fatty acid, Michisato Toyoda: Development of high-resolution multi-turn time-of-flight mass spectrometers, Kazuhiko Nakatani: Small molecules regulating DNA and RNA structure and functions, Sadahito Aoshima: Stimuli-responsive polymers, Atsushi Shinohara: Radio-isotope production for new medical use in targeted alpha therapy, Kazuya Kikuchi: Protein labeling using functional probes for imaging protein localization, Takashi Nakano: Application of accelerator for medical science, Yoshinori Takashima: Photo stimuli 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and topological materials using host-guest complexes, Koichi Fujimoto: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cel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|
兩日的密集討論會中,雙方研究員針對合作研究的題目、長期合作的方式、共同籌資的方法、以及互相交換研究生等等議題,都做了深入探討。 雙方並且達成協議,草擬合作意向書,正式的合作有待雙方各自取得大阪大學以及中研院的核准。
期待基因體中心更上一層樓,與全球接軌。
出席研討會的十四位研究員,由左至右,上至下:張典顯、洪上程、沈家寧、馬徹、林國儀、梁啟銘、謝世良、吳宗益、莊樹諄、王亦生、邱國平、李宗璘、鄭偉杰、林世昌、安形高志。 |